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
被引:6
作者
:
陶东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
陶东风
机构
:
[1]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
来源
:
人文杂志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文学;
文学理论;
政治;
阿伦特;
公共领域;
D O I
:
10.15895/j.cnki.rwzz.2006.06.015
中图分类号
:
I02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501 ;
050101 ;
摘要
:
本文运用阿伦特的“政治”概念重新审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政治性,对于长期流行我国文艺学界的文学——政治关系观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把文学的政治性和文学的自主性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势虽然广泛流行,但却建立在对于“政治”、对文学和政治之关系的狭义理解上,它把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中国极“左”时期——中的“政治”理解为普遍意义上的“政治”,并进而把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中的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普遍化为文艺和政治的常态关系。而实际上极“左”时期的所谓“政治”指特定的党派政治乃至政策,所谓文艺学的“政治性”实际上是指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必须为主流意识形态政策服务,其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所实施的控制。显然,这种特定时空语境中产生的文学理论和政治的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据此而得出的文学理论自主性和其政治性不能共存的观察同样不具普遍有效性。如果我们像阿伦特那样把政治理解为在公共领域展开的自由平等的言行,那么,一种坚持公共关怀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必然具有政治性,笼统地否定文学的政治性,或者人为鼓励文学理论研究的非政治化,存在着使文艺学知识非公共化的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162 +1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
[J].
陈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博士北京
陈伟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09)
:40
-50
[2]
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M]. - 新星出版社 , 蔡英文著, 2006
[3]
文化与公共性[M]. - 三联书店 , 汪晖, 1998
←
1
→
共 3 条
[1]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
[J].
陈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博士北京
陈伟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09)
:40
-50
[2]
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M]. - 新星出版社 , 蔡英文著, 2006
[3]
文化与公共性[M]. - 三联书店 , 汪晖, 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