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安全机制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5
作者
钱忠礼
机构
[1]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马六甲海峡; 安全机制; 国际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马六甲海峡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系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枢纽",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经济价值而备受各国关注。然而,航行事故、海盗、恐怖主义等诸多安全隐患,一直影响着海峡沿岸国家安全和海峡内航道畅通。为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海峡安全系数,马六甲沿岸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会同其他海峡使用国近年来付出了诸多努力。马六甲海峡所涉及的安全问题非常复杂,有的是显而易见的,有的是虽然并不明显但却是深刻的;有的是客观状态,有的是主观担忧;有的属于传统安全威胁范畴,有的应归于非传统安全威胁范畴。本文将解读海峡安全合作机制形成过程、现状和特点,并对中国参与马六甲海峡安全合作进行初浅探讨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美国“重返”东南亚对南海安全形势的影响 [J].
鞠海龙 ;
葛红亮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01) :87-97
[2]  
关于应对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思考[J]. 冯梁.东南亚之窗. 2006(01)
[3]  
关于应对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思考[J]. 冯梁.东南亚之窗. 2006 (01)
[4]   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的形成背景及现状分析 [J].
龚迎春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 (01) :88-95
[5]  
试析中国对马六甲海峡安全事务的参与[D]. 郜军.吉林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