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地区环境特征及其土地沙化机制研究

被引:16
作者
薛占金 [1 ,2 ]
秦作栋 [1 ]
孟宪文 [2 ,3 ]
机构
[1] 不详
[2]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3] 不详
[4] 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
[5]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环境特征; 土地沙化; 成因机制; 晋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晋北地区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从植被退化、土层厚度和风蚀强度等3个方面,提出了评价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程度的综合指标,并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分析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的成因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脆弱的自然条件是晋北地区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基础,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晋北地区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驱动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晋北地区土地沙化发生、发展的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J].
薛占金 ;
秦作栋 ;
王孟本 ;
孟宪文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288-291
[2]   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Ⅰ.指标体系 [J].
李振山 ;
包慧娟 ;
王涛 .
中国沙漠, 2006, (03) :432-439
[3]   区域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的指示性及盖度分级标准研究——以毛乌素沙区为例 [J].
丁国栋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1) :158-160+188
[4]   山西省土地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J].
马义娟 ;
苏志珠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6) :81-84
[5]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的本质及其形成研究 [J].
安韶山 ;
常庆瑞 ;
刘京 ;
李壁成 .
生态学报, 2003, (01) :106-111
[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防治技术 [J].
廖允成 ;
付增光 ;
贾志宽 ;
王龙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95-98
[7]   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 [J].
吴波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2) :195-202
[8]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J].
王涛 ;
吴薇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55-358
[9]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J].
高尚武 ;
王葆芳 ;
朱灵益 ;
王君厚 ;
张玉贵 .
林业科学, 1998, (02) :3-12
[10]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特征 [J].
苏志珠 ;
马义娟 .
山地研究, 1997, (04) :3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