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野鱼苗”的种类鉴定

被引:28
作者
王昌燮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物学系
关键词
胸鳍; 背鳍; 解剖镜; 脊椎骨; 水族箱; 水族池; 鳍条; 长江中游; 水生生物学; 尾鳍; 基部; 黑色素斑; 黑色斑; 双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每年,在4月下旬,武汉附近江中开始出现大量鱼苗。这时,沿江的渔业合作社就开始了鱼苗捕捞的工作。所捕得的鱼苗,以湖北而论,除了供应本省养殖之用,还供应其他省份。长江中已知的鱼大约有两百余种,但长江中的鱼苗却只有青、草、鲢、鳙四种是被生产单位所利用,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将绠网中捕捞到的鱼苗分成两类,青、草、鲢、鳙四种鱼苗,叫做家鱼苗,是要利用的,这四种家鱼苗以外的所有鱼苗,都叫做“野鱼苗”,一般是不要的。照菱湖养殖的习惯,鱼苗在运输以前,必须进行除野,就是利用家鱼苗的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43
页数:2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