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陕西省油松球果小卷蛾初步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宽胜
张玉岱
李养志
冯文启
朱兴才
机构:
[1]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油松球果小卷蛾;
先年;
初步研究;
球果;
幼虫孵化;
油松;
陕西省;
D O I:
10.16380/j.kcxb.1974.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松类的球果及嫩梢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陕西省乔山、黄龙、秦岭,巴山等林区均有分布,已知寄主植物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及白皮松等。其中以油松受害最为严重,被害的当年生球果提早枯落而不能成熟;先年生球果多干缩枯死,无子粒:当年生嫩梢常枯枝秃顶,继而干形弯曲,不能长成通直良材,这样,既严重影响森林更新及造林用种,又严重威胁树木生长发育及木材利用价值。 该虫在陕西省乔山林区年只一代,以蛹越夏过冬。翌年4月中旬为蛾始发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盛发期。蛾盛飞时刻在傍晚19时30分至20时30分。卵散产,主要产于先年生球果上,间或产于嫩梢及针叶上。卵期14天。幼虫始孵期在5月上旬,中旬达盛孵期,6月上、中旬幼虫始老熟,吐丝下地在枯枝落叶层及杂草丛下结茧化蛹,准备越夏过冬。 该虫发生在海拔1,900米以下的松林内,而在1,9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尚未见其踪迹。其发生为害规律是:低海拔重于高海拔,山下部重于山中、上部,纯林重于混交林,疏林重于密林,幼、中龄林重于近、成、过熟林,结实好林分重于结实不好及未结实林分。该虫的发生期是阳坡先于阴坡,低海拔先于高海拔,并与植物物候相关,如幼虫孵化始、盛期,正是油松开花始、盛期,也是进行化学防治的大好时机。 防治措施:营造混交林;改疏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