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

被引:32
作者
李志刚 [1 ]
韩炜 [2 ]
何诗宁 [1 ]
张敬伟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
[3]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轻资产; 裂变创业; 新创企业; 生成模式扎根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针对"创业者如何以轻资产方式完成裂变创业"这一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基于理论抽样选取的6家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构了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的整合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的生成过程主要呈现为知识扩散、活动互补和交互平台3种典型模式。创业者将在母体企业习得的轻资产类知识传递至新创企业形成知识扩散型生成模式;创业者通过与母体企业的重资产优势互动连接形成活动互补型生成模式;创业者借助搭建商业生态平台盘活闲置资源形成交互平台型生成模式。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拓宽了裂变创业类型研究的现有视角,深化了裂变新创企业生成过程研究的知识体系,发展了裂变新创企业生成路径的理论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商业模式传承型裂变创业内在机理研究 [J].
李志刚 ;
许晨鹤 ;
刘振 .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 (05) :69-80
[2]   业务互补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机理研究 [J].
李志刚 ;
牛璐 ;
陈志军 ;
乐国林 ;
刘振 .
管理学报, 2017, 14 (01) :69-76
[3]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孵化型裂变创业探索性研究——以海尔集团孵化雷神公司为例 [J].
李志刚 ;
许晨鹤 ;
乐国林 .
管理学报, 2016, 13 (07) :972-979
[4]   烙印效应:民营企业谁在“不务正业”? [J].
戴维奇 ;
刘洋 ;
廖明情 .
管理世界, 2016, (05) :99-115+187
[6]   轻资产运营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王智波 ;
李长洪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108-121
[7]   基于关系互动的品牌资产概念、维度与量表开发 [J].
钟帅 ;
章启宇 .
管理科学 , 2015, (02) :69-79
[8]   经验与机会创新性交互作用下的新企业生成研究 [J].
龙丹 ;
张玉利 ;
李姚矿 .
管理科学, 2013, 26 (05) :1-10
[10]   新企业生成研究综述 [J].
龙丹 ;
姚晓芳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11) :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