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坚硬覆岩下开采地表塌陷机理研究

被引:44
作者
王金安 [1 ]
赵志宏 [1 ]
侯志鹰 [2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浅埋坚硬覆岩; 地表塌陷; 复合应力拱;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7.10.006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浅埋坚硬覆岩下开采地表塌陷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场上方存在高应力束组成的"复合应力拱","外应力拱"承担覆岩及地表土的自重并将其传递至采场两侧实体煤内,"内应力拱"主要承担悬空顶板的重量并传递至煤柱."复合应力拱"形态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演化,"内应力拱"不断合并抬升直至与"外应力拱"重合,最终拱肩处岩体受拉压复合应力作用而首先开裂,从而破坏了"复合应力拱"成拱机制而导致采场上方覆岩断裂、地表塌陷.
引用
收藏
页码:1051 / 10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跨层拱”结构分析 [J].
石平五 ;
张幼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1) :79-82
[2]   综放工作面及其围岩宏观应力壳力学特征 [J].
谢广祥 .
煤炭学报, 2005, (03) :309-313
[3]   采场覆岩厚关键层破断与冒落规律分析 [J].
缪协兴 ;
陈荣华 ;
浦海 ;
钱鸣高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8) :1289-1295
[4]   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与发展 [J].
黄乐亭 .
煤炭科学技术, 2003, (02) :54-56
[5]   建(构)筑物下条带开采覆岩移动机理与实践 [J].
王金庄 ;
吴立新 .
煤, 1998, (06) :6-7
[6]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 [J].
钱鸣高 ;
缪协兴 ;
许家林 .
煤炭学报, 1996, (03) :2-7
[7]  
郭文兵,邓喀中,邹友峰著.条带开采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及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8]  
宋永津编著.控制煤层坚硬难冒顶板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9]  
颜荣贵著.地基开采沉陷及其地表建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10]  
吴立新等著.建(构)筑物下压煤条带开采理论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