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交易体系的运行及我国碳市场的展望

被引:5
作者
杨永杰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
关键词
碳交易; 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体系; 自愿减排交易体系; 温室气体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120405 ;
摘要
目前,国际碳交易主要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为代表的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体系。这个体系有完善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制度的约束,是国际碳交易的主要市场。欧盟碳交易体系行使了国际碳交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功能。另一种是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代表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该气候交易所基本面临终结。我国目前的碳交易体系是自愿交易体系,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碳市场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碳交易会逐步由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向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体系过渡。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发展指数(RCDI2009)与低碳经济测度 [J].
彭非 ;
智冬晓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0, 26 (05) :1-7
[2]   应对气候变化:欧盟的实现机制——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 [J].
杨志 ;
陈军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 (03) :5-11
[3]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J].
曹海霞 ;
张复明 .
生产力研究, 2010, (03) :1-6
[4]   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关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 [J].
韩雪梅 ;
刘欢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7 (03) :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