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被引:58
作者
贾小乐
何登发
童晓光
王兆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大油气田; 分布特征; 含油气域; 构造域; 全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全球1021个大油气田的逐个解剖和统计分析,对大油气田的发现年代、油气属性及地理位置、储层地质时代、岩性、埋深、圈闭类型、储量规模、盆地类型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大油气田分布的主要特征,并应用含油气域的概念,阐述大油气田在全球8个含油气域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全球大油田609个,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全球大气田412个,主要分布于东欧、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大油田和大气田最富集的地区为亚洲和大洋洲及中东地区,其次为欧洲地区;全球大油气田发现高峰在1960—1990年,近20年来也陆续有重要的大油气田被发现;大油气田主要富集于中生界,其次为新生界;大油气田的储集岩性主要为砂岩,其次是碳酸盐岩,但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油气储量丰度更大;大油气田主要集中在3km埋深以内;圈闭类型主要是构造圈闭。对最终可采储量分析得出,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同时发现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带的油气资源也极其丰富。大油气田所在的盆地类型主要是Bally分类模式下的Ⅱ类和Ⅰ类盆地,Klemme分类模式下的Ⅱ类盆地,Mann分类模式下的Ⅱ类和Ⅰ类盆地。在8个含油气域中,特提斯含油气域油气资源最为富集。根据大油气田的分布特征,在未来的大油气田勘探中应加强对北极含油气域、重油带、深水区及岩性圈闭的勘探,在这些领域将可能会有重大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6 +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世界大油气田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对勘探的启示 [J].
李春荣 ;
潘继平 ;
刘占红 .
海洋石油, 2007, (03) :34-40
[2]   世界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J].
白国平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241-250
[3]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J].
范嘉松 .
地学前缘, 2005, (03) :23-30
[4]   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盆地动力学背景 [J].
李思田 .
地球科学, 2004, (05) :505-512
[5]   大油气田统计特征 [J].
宋芊 ;
金之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1-14+20
[6]   浅层油气的形成 [J].
史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06) :57-62
[7]  
中东油气区油气地质特征.[M].白国平; 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8]  
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图集.[M].童晓光;张刚;高永生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9]  
世界油田图集.[M].李国玉;唐养吾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10]  
克拉通盆地分析.[M].何登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