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判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26
作者
陈强
胡伟新
王生余
陈惠萍
曾彩虹
唐政
王庆文
姚小丹
刘志红
黎磊石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3] 南京军区南
关键词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溶菌酶; 肾脏近端肾小管; 重吸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6 [肾小管、肾小球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测定在判断肾小管 间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14 4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肾炎患者 ,根据病变肾小管 间质累及的程度半定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分别测定其尿RBP、溶菌酶、NAG酶 ,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敏感性以及与小管 间质损伤的病因及病变程度的关系。  结果 :尿RBP水平与尿溶菌酶具显著相关性 (r=0 4 62 ,P <0 0 1) ,与尿NAG酶无明显相关性 (r=0 0 13 ,P >0 0 5 )。 14 4例患者中RBP升高者 10 4例 ( 72 2 % ) ,溶菌酶升高者 4 8例 ( 3 3 3 % ) ,NAG酶升高者 10 0例 ( 69 4 % )。尿RBP升高者中 80 8%患者的NAG酶 ,4 0 4 %患者的溶菌酶同时升高 ;溶菌酶升高者中RBP同时升高者 91 67% ;NAG酶升高者中RBP同时升高者 84 %。尿RBP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溶菌酶 (P <0 0 1)。尿RBP排泄与小管 间质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轻度、中度及重度病变三组分别为 0 5 7( 0 0 5~ 111 3 )mg/L ,4 84 ( 0 0 6~ 2 0 0 )mg/L ,3 0 5 ( 0 0 7~ 3 60 )mg/L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药物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尿RBP显著高于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分别为 5 9 5( 1 85~ 3 60 )mg/L、7 2 8( 0 2~ 5 5 )mg/L ,P <0 0 5。  结论 :尿RBP较溶菌酶更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能反映肾小球疾病的预后及疗效吗? [J].
王生余 ;
姚小丹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03) :299-300
[2]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 [J].
刘国明,张桂生,谢有娣,谢永安,张煜 .
中华内科杂志, 1995, (11) :770-771
[3]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 excretion in glomerular disease: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 P. A. Tomlinson,R. N. Dalton,B. Hartley,G. B. Haycock,C. Chantler.Pediatric Nephrology . 1997 (3)
[4]   REVERSIBLE TUBULAR PROTEINURIA PRECEDES MICROALBUMINURIA AND CORRELATES WITH THE METABOLIC STATUS IN DIABETIC CHILDREN [J].
GINEVRI, F ;
PICCOTTI, E ;
ALINOVI, R ;
DETONI, T ;
BIAGINI, C ;
CHIGGERI, GM ;
GUSMANO, R .
PEDIATRIC NEPHROLOGY, 1993, 7 (01)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