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生计模式变迁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协调研究——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

被引:16
作者
王新歌 [1 ,2 ,3 ]
席建超 [1 ,2 ]
陈田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生计; 土地利用变化; 耦合协调; 金石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区居民生计的耦合是认识人类社会-陆地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视角。文章以大连金石滩为例,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当地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度假区当地社区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当地社区生计模式中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总体看,土地仍然是决定当地社区生计的决定因素。这种变化从生产性要素(农业生产)向非生产性要素转变(房租出租或价值提升)。在过去20年,金石滩土地利用-生计模式的耦合协调程度尚处于可接受状态,维持均衡,但仍存在较大的可优化空间。基于此,该文认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居民生计资本配置方式,从而实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 [J].
席建超 ;
王新歌 ;
孔钦钦 ;
王首琨 .
人文地理, 2016, 31 (01) :130-139
[2]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研究评述 [J].
胡蓉 ;
谢德体 ;
邱道持 ;
王昕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1) :162-167
[3]   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生计转型研究 [J].
王新歌 ;
席建超 .
资源科学, 2015, 37 (12) :2404-2413
[4]   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J].
席建超 ;
王新歌 ;
孔钦钦 ;
王首琨 ;
葛全胜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928-1941
[5]   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生成机制——三亚亚龙湾案例 [J].
陈钢华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3, 28 (08) :58-68
[6]   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 [J].
苏芳 ;
尚海洋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02) :58-63
[7]   中国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 [J].
张树民 ;
邬东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1) :170-176
[8]   基于农户生计策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效应综述 [J].
王成超 ;
杨玉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6) :792-798
[9]   大都市郊区农户生计多样化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J].
李翠珍 ;
徐建春 ;
孔祥斌 .
地理研究, 2012, 31 (06) :1039-1049
[10]   土地征收对农民生计影响的研究 [J].
周觅 .
湖南社会科学, 2011, (06)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