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公共教育政策的选择——以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心

被引:6
作者
袁本涛
机构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公共教育政策; 教育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观;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04.02.007
中图分类号
G5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 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今年三月召开的“两会”又再次强调了协调统筹、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应该是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城乡间、区域间、性别间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就谈不上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实现。同时,促进城乡间、区域间、性别间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和推进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选择适合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发展政策,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阐述发展观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促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2000-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分析 [J].
沈百福 ;
王红 ;
不详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3, (09) :1-6
[2]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 [J].
曾满超 ;
丁延庆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1) :84-94
[3]  
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张力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