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能力的空间格局——兼论与制造业分布关系

被引:8
作者
王海江 [1 ,2 ]
苗长虹 [1 ]
茹乐峰 [1 ]
关中美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城市流; 对外服务能力;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2.01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城市流描述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和外向功能,以城市流强度来描述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大小,全面分析了我国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能力的规模分布及格局变化。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能力的规模递增趋势明显,全国性中心城市集聚与省域中心城市集聚并存。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能力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各省区的省会及副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集聚与制造业腹地生产的区域性空间组合关系。北京生产性服务功能在不断加强的同时,其制造功能在逐步外迁,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福建等省区的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能力与制造功能增长较快,湖北、湖南和江西等省区接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其生产性服务能力与制造功能也有相对较快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量化解析——以山东半岛、中原和关中三城市群为例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08, (04) :51-57
[3]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6-44
[4]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5]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 [J].
朱英明 ;
于念文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31-33+44
[6]   广州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变化分析——兼释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J].
阎小培,许学强 .
地理学报, 1999, (04) :13-22
[7]  
城市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周一星著, 1995
[8]  
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研究>>课题组编, 1994
[9]  
Services Industries: A Geographical Appraisal. Daniels PW. . 1985
[10]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and Tokyo. Saskia Sassen.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