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温泉区地下热水开采与水位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9
作者
樊秀峰
吴振祥
简文彬
机构
[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地下热水; 开采特征; 水位动态;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4.04.018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下热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然而长时间的过量开采,使资源濒临枯竭,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负效应。福州温泉区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热水,多年开采,水位不断下降,已使部分泉消失。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对福州温泉区地下双层热储层———第四系孔隙热储层及下伏基岩裂隙热储层中热水的赋存条件,补给与排泄条件,开采的历史与现状,热储层历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漏斗展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四系孔隙热储层北部抽水漏斗较深,南部补给相对充分而漏斗不明显,经过10a的变化漏斗中心最大变化幅度为7 6m;基岩裂隙热储层出现南北2个漏斗,10a间漏斗中心水位最大变化幅度为12 61m。表明随着开采的进行,地下热水水位在持续性下降,热资源在逐渐流失。指出加强地热资源开采量监控及建立比较完善的地热资源管理系统的迫切性,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地热回灌的发展现状 [J].
刘久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 (03) :100-104
[2]   模糊混合聚类法在福州地热水有害成分超标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J].
樊秀峰 ;
简文彬 ;
吴振祥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03) :75-79+106
[3]   福州地下热水科学管理的思路 [J].
李震 .
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 1997, (04) :35-36
[4]  
环境岩土工程理论与实践[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李永盛,高广运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