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被引:26
作者
庞勇
李保良
不详
机构
[1]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宁
关键词
脑栓塞和血栓形成/针灸疗法; 血液流变学/针灸效应; 脂类/代谢;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0.02.001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7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益肾调督取穴组36例和普通取穴组34例,治疗30天。结果:临床疗效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血脂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电针督脉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J].
许能贵 ;
许冠荪 ;
钟平 ;
王联发 ;
朱舜丽 ;
陈全珠 .
针刺研究, 1996, (03) :18-21
[2]   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 [J].
应赛霞 ;
程介士 .
针刺研究, 1994, (01) :29-32
[3]   缺血性中风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性的研究 [J].
朱昌志 ;
朱汉英 ;
郭述苏 ;
樊洪 .
山东医学院学报, 1985, (03) :66-72
[4]  
中风临床指南[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张子明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