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南华系”研究新进展——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87
作者
王剑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界; 南华系; 裂谷盆地; 楔状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 [元古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厉口群等)的底界年龄均小于或接近820Ma。因此,在华南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上缺失了与华北青白口系相当的绝大部分地层(1000~820Ma),这一结论与目前中国华南地层划分方案不同。由于820Ma代表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点”年龄,且这一重要沉积事件的时间又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新元古界三分方案中成冰系的底界年龄接近,因此,建议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地层与四堡造山带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作为"南华系"的底界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沧水铺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南华系”底界新证据
    王剑
    李献华
    T.Z.Duan
    刘敦一
    宋彪
    李忠雄
    高永华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6) : 1726 - 1731
  • [2] 南华系底界与古城冰期的年龄:SHRIMP Ⅱ定年证据
    尹崇玉
    刘敦一
    高林志
    王自强
    邢裕盛
    简平
    石玉若
    [J]. 科学通报, 2003, (16) : 1721 - 1725
  • [3] 川西新元古代玄武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李献华
    李正祥
    周汉文
    刘颖
    梁细荣
    [J]. 地学前缘, 2002, (04) : 329 - 338
  • [4] 关于中国新元古界划分几个问题的讨论
    陆松年
    [J]. 地质论评, 2002, (03) : 242 - 248
  • [5]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李献华
    李正祥
    葛文春
    周汉文
    李武显
    刘颖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 271 - 273
  • [6]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前奏
    王剑
    刘宝珺
    潘桂棠
    [J]. 矿物岩石, 2001, (03) : 135 - 145
  • [7]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
    李献华
    周汉文
    李正祥
    刘颖
    P.Kinny
    [J]. 地球化学, 2001, (04) : 315 - 322
  • [8] 龙胜地区镁铁质侵入体: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葛文春
    李献华
    李正祥
    周汉文
    [J]. 地质科学, 2001, (01) : 112 - 118
  • [9]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李献华
    [J]. 地球化学, 1999, (01) : 1 - 9
  • [10]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M].全国地层委员会编著;.地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