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开花受粉前后雌蕊中多胺和核酸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13
作者
李新利
唐锡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水稻; 雌蕊; 多胺; 核酸; 蛋白质;
D O I
10.13592/j.cnki.ppj.1997.02.002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水稻雌蕊中精胺在开花第1d有一高峰,以后下降,开花后第5d,精胺与亚精胺和腐胺均达到较高水平.以鲜重及蛋白质为基础的三种多胺效价变化趋势相同,最高水平均出现在开花第1d。以子房鲜重为基础的DNA变化趋势亦是如此。揭示多胺对雌蕊发育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核酸合成和蛋白质翻译而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生理.[M].(日)户刈义次;(日)松尾孝岭编;安克贵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   水稻胚与胚乳分化发育中的内源多胺 [J].
郭枫 ;
唐锡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0, (02) :173-178
[3]   水稻胚和胚乳中多胺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J].
吴少伯 ;
郭枫 .
色谱, 1989, (06) :389-391
[4]   稻胚形成期间一些生物大分子的动态 [J].
覃章铮 ;
唐锡华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4, (12) :1103-1110
[5]   高等植物胚胎的发育生物学研究——Ⅰ.水稻、小麦胚胎发育的生长模式 [J].
唐锡华 ;
沈瑞娟 ;
曹美声 .
植物生理学报, 1980, (01) :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