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藻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与活性诱导

被引:6
作者
何培民
徐春和
於新建
于勇
吴维宁
张荣铣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
[2]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胞外碳酸酐酶; 莱茵藻; 分子定位; 活性诱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 ,藻类从高CO2 转入低CO2 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 诱导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 (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 ) ,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 ,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 诱导和pH调节(升高 ) ,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 ,且pH提高幅度越大 ,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 ,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 诱导与pH调节有一定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1+335 +3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球藻Rubisco在叶绿体中的免疫金标定位 [J].
何培民 ;
张荣铣 ;
张大兵 ;
赵建华 ;
梁婉琪 .
实验生物学报, 2001, (01) :17-23
[2]   光系统Ⅱ碳酸酐酶与放氧外周多肽及锰分子簇的关系 [J].
戴新宾 ;
于 勇 ;
张荣铣 ;
於新建 ;
何培民 ;
徐春和 .
科学通报, 2000, (17) :1858-1861
[3]  
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M].王关林;方宏筠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