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msc3,msc7核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4
作者
张天真
潘家驹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陆地棉; 核雄性不育; 细胞学; 花粉败育; 温敏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8~1990年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和涂片法对有芽黄性状遗传标记的陆地棉 msc7(81A)不育系和 msc3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的研究。msc7不育系小孢子的彻底败育主要在单核靠边期,它们不能产生雄配子体。但是在南京气侯异常温度较高的1988年,也观察到一些具双胞的可育花粉粒,这从细胞学上也证明 msc7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可能具有温敏性。这种具有遗传标记的温敏性核雄性不育系在棉花杂优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msc3不育系的小抱子败育从 PMC 形成过程开始一直持续到双胞花粉粒的初期。有相当多的初生造孢细胞不能发育成为成熟的花粉母细胞,PMC 的减数分裂异常也比较严重。由于染色体分离的错乱,胞质分裂的不完全,因而产生大量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孢子,大型的小孢子常具有多个微核。这一不育系花粉(小孢子)外壁不能长出刺。小孢子败育的主要时期是单核靠边期,个别的也能持续到双胞花粉粒初期。msc3不育系小孢子的败育可能与它的绒毡层延缓解体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97 +97-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棉花不育系对温度反应研究初报 [J].
宇文璞 ;
宇文纲 ;
乔志卫 ;
耿军义 ;
傅会其 ;
张香云 .
中国棉花, 1990, (02) :19-20
[2]   一个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 [J].
张天真 ;
潘家驹 ;
冯福祯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4) :17-20
[3]   棉花阆A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J].
汤泽生 ;
王祖秀 ;
张中华 .
南充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1) :12-14
[4]   对我国陆地棉雄性不育基因的初步分析 [J].
黄观武 ;
张东铭 ;
苟云高 ;
高定坤 ;
施尚泽 .
四川农业科技, 1982, (02) :1-4
[5]   A MALE-STERILE LINE WITH VIRESCENT MARKER CHARACTER IN UPLAND COTTON [J].
ZHANG, TZ ;
PAN, JJ .
EUPHYTICA, 1990, 48 (03) :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