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与提升途径——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6
作者
朱岭
郝丽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丰水型城市; 综合评价; 敏感性分析; 情景分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6.064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丰水型城市既有一般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又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分析城市水资源特性及利用方式的基础上,以丰水型城市南京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2006—2010年南京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南京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大致处于适载范围内,但承载力有限、波动明显。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选择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和污水处理率4项敏感性指标,开展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的情景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提高生产、生活用水效率,节约宝贵水资源,辅以污水处理率的稳步提升是丰水型城市稳定和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途径,并根据不同城市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 [J].
段春青 ;
刘昌明 ;
陈晓楠 ;
柳文华 ;
郑红星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82-90
[2]   基于熵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J].
赵军凯 ;
李九发 ;
戴志军 ;
闫虹 ;
赵秉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1) :1944-1951
[3]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DEPPIM [J].
林占东 ;
郑侃 ;
刘正坤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12) :59-62
[4]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模型及其在济南市的应用 [J].
滕朝霞 ;
陈丽华 ;
肖洋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3) :76-80
[5]   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夏军 ;
张永勇 ;
王中根 ;
李浩 .
水利学报, 2006, (12) :1482-1488
[6]   基于SD模型的干旱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拟与预测——以包头市为例 [J].
韩俊丽 ;
段文阁 ;
李百岁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04) :188-191
[7]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惠泱河 ;
蒋晓辉 ;
黄强 ;
薛小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30-34
[8]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J].
朱茵 ;
孟志勇 ;
阚叔愚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9, (05) :119-122
[9]   区域水资源适度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研究 [J].
阮本青 ;
沈晋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3)
[10]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 [J].
许有鹏 .
自然资源学报, 1993, (03) :22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