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丹东市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13
作者
闫爱莉
赵白雪
刘丽
时慧
机构
[1] 辽宁省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检验所微生物实验室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状况; 预防安全隐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辽宁省丹东市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查出安全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按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单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弧菌等的检测。结果 181份样品中共检出22株食源性致病菌,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2%。其中40份活体海产品中检出5株副溶血弧菌、1株创伤弧菌和1株霍利斯弧菌,致病菌检出率为17.5%;40份鲜冻海产品中检出1株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检出率为2.5%;10份生拌海产品中检出7株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检出率为70.0%;21份中式凉拌菜中检出1株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致病菌检出率为4.8%;30份沙拉中检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6.7%;30份生畜肉中检出1株病牛沙门菌和1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致病菌检出率为6.7%;10份生禽肉中检出2株单增李斯特菌,致病菌检出率为20.0%;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和空肠弯曲菌均无检出。结论丹东市5类食品中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明显,尤其是生拌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应当作为关键控制食品加以管理,以消除此类食物中毒发生的安全隐患。
引用
收藏
页码:1894 / 189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沈阳市副溶血弧菌重复序列PCR分型 [J].
金莉莉 ;
董雪 ;
王秋雨 ;
李雪 .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03) :351-353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PCR法及细菌培养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比较 [J].
徐德顺 ;
吴晓芳 ;
程平庆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05) :861-863
[3]   2003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 [J].
刘秀梅 ;
程苏云 ;
陈艳 ;
袁宝君 ;
戴建华 ;
马群飞 ;
戴昌芳 ;
严纪文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02) :97-99
[4]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危害及其检测 [J].
沈晓盛 ;
郑国兴 ;
李庆 ;
刘承初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08) :87-91
[5]   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J].
寇运同 ;
马洪明 ;
刘晨光 .
食品科学, 2001, (05) :52-55
[6]  
创伤弧菌感染的实验病理学及细菌学研究[D]. 郑晶.第一军医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