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孙秀荣
何金海
陈隆勋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海陆热力差指数; 年际变化; 东亚夏季风; 中国夏季降水;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0.03.010
中图分类号
P732.6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定义了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 ( ILSTD) ,讨论了它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陆热力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变化 ,强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华北地区降水偏多 ,长江、淮河流域明显干旱 ;弱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又异常偏多。ILSTD的异常变化对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大气环流型具有较强的识别力 ,尤其是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与强度的识别。强弱指数年 ,北半球 5 0 0 h Pa上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各成员及高低纬环流系统的相互配置和强度变化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和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夏季东亚大气遥相关型变化特征及其与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关系 [J].
林建 ;
何金海 ;
张依英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 (03) :312-320
[2]   热带环流指数与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年际变化 [J].
祝从文 ;
何敏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1) :15-22
[3]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J].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 .
大气科学, 1996, (05) :575-583
[4]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J].
郭其蕴 .
地理学报, 1983, (03) :207-217
[5]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