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贫困视角下农民群体维权困境及出路——基于农地污染群体性维权事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芳 [1 ]
张昕 [2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2]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污染; 权利贫困; 维权; 维稳;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4.04.010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105 ;
摘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地污染事件在多地集中爆发,严重损害农民的群体利益。然而,农民群体维权行动却经常陷入困境:在权利制度供给不足和公力救济渠道不畅的情况,农民往往选择徘徊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私力救济手段,由此产生的非理性维权又常陷入政府刚性维稳困局,最终形成维权与维稳相互掣肘、私权与公权相互抗衡的局面。解决农民群体维权之困的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消除权利贫困的根源,即:健全立法,重建环境公正;完善权利救济机制,提高公力救济效能;变非法维权为依法维权,避免权利滥用;变刚性维稳为韧性维稳,防止权力恣肆。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环境群体事件危机管理:发生机制及干预对策 [J].
墨绍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5) :145-151
[2]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机制探析 [J].
魏欣 ;
李世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6) :26-31
[3]   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凸显五大问题 [J].
长子中 .
人民论坛, 2011, (33) :54-55
[4]   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其完善研究 [J].
赵秉志 ;
陈璐 .
现代法学, 2011, 33 (06) :90-98
[5]  
甘肃徽县三千余名铅中毒受害村民获赔偿[J]. 民主与法制. 2011(15)
[6]   “环境污染责任”的立法特点及配套机制之完善 [J].
王树义 ;
刘海鸥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5 (03) :60-63
[7]  
维稳:异化与代价[J]. 人民论坛. 2010(27)
[8]  
《环境污染案与公益诉讼》专题报道之一 甘肃徽县八百村民状告铅污染[J]. 李蒙.民主与法制. 2010(13)
[9]   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以苏州市714个样本为例 [J].
宋言奇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1) :53-62+73
[10]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于建嵘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14-1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