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东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Ⅱ:MCS动力结构特征的雷达卫星资料分析

被引:11
作者
寿亦萱 [1 ]
许健民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东北暴雨; MCS; 多普勒雷达; 雷达反演风场; 孤立对流系统; 左移风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对2005年6月10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沙兰河上游的暴雨MCS动力结构的演变特征作了进一步研究,以加深对东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动力学结构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导致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沙兰河上游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单体风暴结构特征的孤立对流系统,对流系统中个别对流单体的强烈发展导致了沙兰河上游的雷暴等剧烈天气过程。此外,研究还发现,对流系统在初生—发展—成熟3个阶段中,雷达反演的低空风场上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随着降水加大,降水区附近的流场上反气旋性旋转疏散的特征显著增强。对整个对流系统来说,以对流云团移向方向(东北方)为前方,低空暖湿气流从云团左后方(西南方)入流,而在云团的右前方(偏东方)出流,即系统内的气流具有后方入流前方出流的特点。从对流系统的移动规律来看,云团左侧低空入流高空出流,右侧低空出流高空入流,即在云层平均风方向的左侧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右侧低空辐散高空辐合。这种有利于对流单体从系统的左后方新生,在右前方消亡的配置可能是导致沙兰河上游暴雨的雷暴云具有左移风暴特点的重要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十堰一次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J].
舒防国 ;
吴涛 ;
蓝天飞 ;
徐远波 ;
文强 .
气象, 2005, (12) :45-50+97
[2]   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MCS结构特征数值模拟 [J].
陈力强 ;
陈受钧 ;
周小珊 ;
潘向党 .
气象学报, 2005, (02) :173-183
[3]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机理的数值研究 [J].
江晓燕 ;
倪允琪 .
气象学报, 2005, (01) :77-92
[4]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J].
郑媛媛 ;
俞小鼎 ;
方翀 ;
鲍文中 ;
谢亦峰 ;
周昆 ;
陆大春 ;
刘勇 .
气象学报, 2004, (03) :317-328
[5]   一次长江三角洲飑线的综合分析 [J].
漆梁波 ;
陈永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2) :162-173
[6]   单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中尺度风场探测技术研究 [J].
王峰云 ;
王燕雄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91-298
[7]   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 [J].
陶诗言 ;
赵思雄 ;
周晓平 ;
纪立人 ;
孙淑清 ;
高守亭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03, (04) :451-467
[8]   笛卡儿坐标系的双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 [J].
周海光 ;
张沛源 .
气象学报, 2002, (05) :585-593
[9]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Ⅱ.物理过程、环境场以及地形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作用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2, (05) :633-646
[10]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Ⅰ.引发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4) :54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