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守望相助美德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7
作者
吴春梅 [1 ]
张梅梅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政治与文化中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互助; 守望相助; 时代诉求; 传承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守望相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重在传承传统互助精神,发展现代互助精神,在传统互助与现代互助的契合中升华,在体系重建中实现乡村互助的普惠式无缝隙供给。农民守望相助正在遭遇阶段性的趋工具化、趋碎片化双重困境,面临互助精神难传承、碎片互助难攻克两大难题。没有农民守望相助的传承与发展,就没有中国底色的乡村文明实践和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就难以成就乡村振兴伟业。因此,要大力倡导"自励自助、互信互利、利他奉献"的农民互助观,不断优化"政府—乡贤—农民"共同参与的乡村互助制度供给,构建完善"国家—社会—农民"协同的新型互助机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促进守望相助由传统家常伦理向现代家国伦理延伸,适应新时代的道德诉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 [J].
韩鹏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3) :103-111
[2]   失地农民社会融入路径异化与内卷化研究 [J].
江维国 ;
李立清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 (01) :59-68
[4]   乡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研究 [J].
刘新玲 ;
陈锦萍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 (06) :10-14+91
[5]   农民公私观念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启示 [J].
吴春梅 ;
席莹 .
学习与实践, 2015, (06) :67-73
[6]   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 [J].
吴春梅 ;
席莹 .
科学社会主义, 2014, (06) :92-95
[7]   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 [J].
徐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3
[8]   当代中国农民的功利心态 [J].
张荣华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03) :92-97
[9]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施坚雅著, 1998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