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型收益率曲线与中等教育投资“瓶颈”:对童工的另一种解释

被引:4
作者
谷宏伟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富虹经济学院
关键词
童工; 中等教育; 辍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于童工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以童工本人或其家庭、学校和市场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强调贫困对儿童教育的伤害,忽视了教育本身对于受教育者的经济意义,尤其是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本文的分析表明,对落后地区的家庭而言,由于中等教育阶段的成本增加而收益下降,使得其收益率较低,缺乏投资上的吸引力,进而导致失学和童工问题。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必须将各种法规和措施结合在一起,综合治理,降低贫困家庭中等教育的成本,才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最终减少和消除童工。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96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 [J].
蒋中一 ;
戴洪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4) :59-66+96
[2]   论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 [J].
史宏协 .
经济体制改革, 2005, (01) :80-83
[3]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牟阳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M].赵人伟;(美)格里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   Analysis of child labour in Peru and Pakistan: A comparative study [J].
Ray, R .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0, 13 (01) :3-19
[7]   Child labour or school attendance? Evidence from Zambia [J].
Jensen, P ;
Nielsen, HS .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997, 10 (04) :40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