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形态演进的历史逻辑

被引:94
作者
韩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知识形态; 知识生产; 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历史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因内在地具有知识内涵的劳动而与动物区别开来,而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知识内涵越是增长就越是属人的活动。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体现在生产力所反映的知识形态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越是在知识生产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越是走在世界历史的前列。人类知识形态经历了从经验形态到分科的原理形态知识,再从原理形态发展到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形成的差异化或交叠形态的知识。中国在经验形态知识的时代处于领先地位,却因原理形态知识的落后而相对衰落,所以中国应该抓住新形态知识转换的历史时机迎头赶上,力争再次成为世界创新国家。这就要求人们审时度势,分析影响创新的不利因素,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才培养机制。当然,中国也必须认识到自身制度优势等有利条件,坚定走向世界创新国家前列的信心。只要中国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85+207 +207-20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医是一种生命哲学[N]. 楼宇烈.北京日报. 2020 (012)
[2]  
以综合集成方法论突破社会科学认知局限[N]. 万相昱,蔡跃洲.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 (007)
[3]  
中国技术思想史论[M]. 科学出版社 , 王前, 2004
[4]  
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2 彼得.沃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