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杉受精过程中新细胞质及蛋白泡的动态观察

被引:13
作者
刘成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云南油杉; 新细胞质; 蛋白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在受精前,精核与卵核周围的细胞质鞘不明显。受精后,合子核周围出现细密的新细胞质。应用孚尔根核染色法,可以较清晰地将新细胞质染出,呈现较弱的正反应,而合子的核质及受精前的精核与卵核染色极弱。卵细胞质及其中的蛋白泡均为负反应。原胚形成后,除上层外,其余几层细胞质内开始积累淀粉粒。此时胚原细胞核的孚尔根染色深度有所增加。幼胚形成后,在顶端的胚原细胞群中核的孚尔根染色反应已恢复正常。在原胚及幼胚胚原细胞质中也呈现很弱的正反应。在电镜下,胚原层细胞质及新细胞质中均含有核样电子致密小体或称作染色质小体,而原胚莲座层细胞质及四周套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则不含这种核样小体。因此,大蛋白泡在卵核形成的早期数量不多,当合子形成时含量最高,而随着游离核的分裂进程,蛋白泡以及原卵质均逐渐地解体,在原胚形成后全部消解。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8+339 +339-34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