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009年东北地区工业部门CO排放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工业CO2排放; 因素分解; 低碳经济;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意义重大,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利用工业CO2排放估算模型及指数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9年区域工业CO2排放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工业CO2排放构成变动较小,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增长尤为迅猛,区域工业CO2排放强度则快速降低。工业产出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行业结构的变动是导致区域工业CO2排放总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前者的贡献更为显著,行业CO2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对区域工业CO2排放量快速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但研究期内该因素的减排效应仍难以抵消由工业规模快速扩张以及行业结构变动导致的CO2排放量增长。未来减缓东北地区工业部门CO2排放应在保持工业产出规模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降低行业CO2排放强度及优化工业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LMDI的南京市工业经济能源消费碳排放实证分析 [J].
史安娜 ;
李淼 .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1890-1896
[2]   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J].
韩颖 ;
李廉水 ;
孙宁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 (01) :53-57
[3]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 [J].
王强 ;
伍世代 ;
李婷婷 .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36-41
[4]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J].
李艳梅 ;
张雷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8-222
[5]   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 [J].
查冬兰 ;
周德群 .
系统工程, 2007, (11) :65-71
[6]   节能与环保系列报道之十一 中国水泥工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分析 [J].
唐明亮 ;
沈晓冬 ;
黄弘 ;
钟白茜 .
中国建材, 2006, (05) :76-79
[7]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袁志刚 ;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3, (07) :59-66
[8]  
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 张德英.北京林业大学. 2005
[9]  
东北区域发展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张平宇, 2008
[10]   Decompos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s in Shanghai using the LMDI method [J].
Zhao, Min ;
Tan, Lirong ;
Zhang, Weiguo ;
Ji, Minhe ;
Liu, Yuan ;
Yu, Lizhong .
ENERGY, 2010, 35 (06) :2505-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