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与非沙尘PM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王菲菲
郑灿军
郭新彪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PM2.5; 人肺或纤维细胞; 毒性;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沙尘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8 [医学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沙尘与非沙尘PM2.5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方法使用沙尘与非沙尘PM2.5的全颗粒、无机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按它们在PM2.5中的质量比例,确定各自的染毒浓度。受试物处理细胞24小时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并用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测定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水平。结果在按上述确定的染毒浓度范围,沙尘和非沙尘全颗粒、沙尘无机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有剂量-反应关系,且沙尘全颗粒的毒性最大。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沙尘和非沙尘PM2.5的全颗粒及其提取物均可抑制细胞间荧光扩散,抑制作用随剂量增高而增强,且有机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全颗粒,再次为无机提取物。结论颗粒物的来源和成分是影响其毒性的重要因素;沙尘与非沙尘PM2.5都能抑制细胞间通讯,GJIC可能为颗粒物的毒性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沙尘暴颗粒物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J].
金昱 ;
郭新彪 ;
黄雪莲 ;
乔亚萍 ;
杨艳蕊 ;
王芸 ;
朱彤 ;
胡敏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4) :199-201
[2]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
王炜 ;
方宗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3) :366-381
[3]   沙尘暴PM、PM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J].
黄雪莲 ;
金昱 ;
郭新彪 ;
王芸 ;
朱彤 ;
胡敏 .
卫生研究, 2004, (02) :154-157
[4]   2002年北京特大沙尘暴的理化特性及其组分来源分析 [J].
孙业乐 ;
庄国顺 ;
袁蕙 ;
张兴赢 ;
郭敬华 .
科学通报, 2004, (04) :340-346
[5]   沙尘暴PM2.5、PM10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 [J].
黄雪莲 ;
金昱 ;
郭新彪 ;
王芸 ;
朱彤 ;
胡敏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1) :38-40
[6]   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遗传和非遗传毒性研究 [J].
张旻 ;
付娟玲 ;
何凌燕 ;
王芸 ;
胡敏 ;
朱彤 ;
周宗灿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3, (04) :2-5
[7]   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抑制作用 [J].
赵晓红 ;
郭新彪 ;
金昱 ;
邓芙蓉 ;
王慧 ;
刘世杰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3, (02) :83-86
[8]   沙尘暴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J].
孟紫强 ;
胡敏 ;
郭新彪 ;
李德鸿 ;
潘小川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4) :91-92
[9]   北京风沙天气的气溶胶特征 [J].
杨东贞 ;
颜鹏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85-194
[10]   兰州市呼吸道疾病与沙尘天气关系的分析 [J].
黄玉霞 ;
王宝鉴 .
甘肃气象, 2001, (03)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