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黄土高原冬小麦及苜蓿的根系构形特征
被引:10
作者:
潘幸来
孙来虎
王永杰
张贵云
姚麦萍
机构:
[1]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2] 山西省运城市农牧局 运城
[3] 运城
来源: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冬小麦;
苜蓿;
根构形;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4 [作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图1和图2概括了黄土高原冬小麦、苜蓿的根系构形特征.小麦次生根有3个分生高峰期,深层根有2个生长高峰期.耕层根量占总根量的70%左右.种子根、次生根及50cm以下的深层根对产量的贡献均在40%左右.越冬光合产物多积存于分蘖节处,亦运至深层根中,且在春生叶、茎、穗中均有痕量分布;苜蓿主根可钻开314~942cm3的根柱.每公顷4~5年生苜蓿地有42~109万个径粗0.2~2.2cm、深3~4m的根柱及近20t干物质充注其中.归纳出了“地利场界定根构形,制约植株产量”的根土结构定则及其表述模型,并提出了钻犁营养柱耕作法的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