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9
作者
范梓航
机构
[1] 天津市河西医院骨科天津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减压术; MRA; 发病机制; 钩椎关节切除; 骨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 [脊柱及背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多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自MRA技术运用以来,近几年对其认识更加深刻。鉴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及其转归非常复杂,许多临床现象仍较难解释,因此必须看到对本病的研究仍有深入的必要,现就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现状及前景归纳如下。1发病机制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MRA改变及临床意义 [J].
韩伟 ;
欧阳甲 ;
盛伟斌 ;
刘克 ;
杨学明 ;
陈志伟 ;
不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1, (01) :27-30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与检查方法的探索 [J].
徐德永 ;
栾红梅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8, (06) :371-372
[3]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概况 [J].
张清 ;
孙树椿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8, (04) :59-62
[4]   椎动脉型颈椎病MRI与MRA的临床应用 [J].
钱宝全 ;
王革浙江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 (04) :32-34
[5]   椎动脉外膜剥离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J].
冯世庆 ;
杨敏杰 ;
陈君长 ;
郭世绂 ;
马巍 ;
王沛 ;
张晓卫 ;
侯巍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 (01) :10-13
[6]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变化 [J].
冯世庆 ;
杨敏杰 ;
孔晓红 ;
陈君长 ;
赵俊杰 ;
张涛 .
中华骨科杂志, 1997, (06) :44-45
[7]   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
杨敏杰,刘淼,耿介,马巍,朱晓白,王振汉 .
实用医学杂志, 1994, (02) :91-92
[8]   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附24例报告) [J].
陈鸿儒 ;
董炘 ;
陈双 ;
曾毅克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3, (01) :3-6+69
[9]  
颈椎伤病学.[M].赵定麟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10]  
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杨克勤主编;.北京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