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下)

被引:33
作者
顾泠沅
王洁
不详
机构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研究者; 教研员; 课例; 勾股定理; 力臂; 课堂行为; 直角三角形; 行为跟进;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03.02.005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三)在“变式”体验中建构原理 ——中学物理《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形状各异,但都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称为支点。杠杆受的力分为动力和阻力,支点到动力或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是阿基米德发现力学规律的得意之作,他得出了著名的杠杆原理。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建构概念、原理,是当前理科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之一。可是一到现实的课堂,杠杆原理与认知建构理论就怎么也不能相映成趣:1.力臂的定义比较抽象,总是由教师给出、学生记住;2.杠杆平衡的条件还是教师演示,学生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