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京如何应对“后奥运效应”

被引:14
作者
邵恒忠
机构
[1] 北方工业大学体育学科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奥运场馆; 可持续发展; 节俭;
D O I
10.15877/j.cnki.nsic.2005.02.002
中图分类号
G812.7 [地方体育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悉尼奥运场馆的利用状况,雅典奥运会前、中期的奥运经营状况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前期瘦身投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及时调整建设方案是务实的,具有深刻理论意义。指出节俭办奥运是贯彻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根本举措,它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北京和奥运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对北京如何应对"后奥运效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奥运与北京——北京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
王兵 ;
陈晓民 ;
刘康宏 .
时代建筑, 2002, (03) :24-26
[2]   北京奥运的财政学思考 [J].
赵峰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44-46
[3]   绿色奥运:现代奥林匹克推广与城市进步、融合的新趋势 [J].
陈峰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1, (S1) :3-6
[4]   奥运会的效益分析与商业运作 [J].
宋均 ;
魏军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1) :8-11
[5]   论勤俭节约 [J].
黄铁苗 .
岭南学刊, 1999, (S2) :103-104
[6]  
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任海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