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工栽培甘草的生长发育动态调查

被引:5
作者
张清云 [1 ]
李强 [2 ]
李明 [1 ]
蒋齐 [1 ]
王英华 [3 ]
机构
[1]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2] 宁夏盐池县农业局
[3] 宁夏药品检验所
关键词
甘草; 人工种植; 采挖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71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调查结果表明3 a生甘草的主根、株高、茎粗等商品性状的年增长速度明显高于2 a生甘草和4 a生甘草;3~4 a甘草的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年增长量最大;4 a生的甘草酸含量明显高于3 a生;人工栽培甘草的最佳采挖期以栽培第3年的秋末冬初较为适宜。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工种植甘草氮磷钾肥效反应模式研究 [J].
张清云 ;
李明 ;
蒋齐 ;
潘占兵 .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2) :169-173
[2]   宁夏甘草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蒋齐 ;
潘占兵 ;
张清云 ;
李明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02) :128-130
[3]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J].
李明 ;
王根轩 .
生态学报, 2002, (04) :503-507
[4]   甘草的利用价值、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王照兰 ;
杜建材 ;
于林清 ;
巴达拉呼 ;
史智 .
中国草地, 2002, (01) :74-77
[5]   甘草产业化开发前景不可估量 [J].
徐小涛 ;
张国荣 ;
赵全仁 .
宁夏科技, 2001, (04) :29-29
[6]   中国甘草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J].
李学禹 ;
魏凌基 .
植物研究, 1991, (03) :45-53
[7]   甘草属(Glycyrrhiza linon)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J].
朱俭 ;
蔡武城 ;
俞伟 ;
吴斌 ;
李学禹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2) :225-229
[8]  
甘草麻黄开发应用技术.[M].张国荣;赵辉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9]  
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M].丁嬴;赵永华编著;肖培根;杨世林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