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权力异化观

被引:14
作者
彭定光 [1 ,2 ,3 ]
周师 [4 ]
机构
[1]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3]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4] 不详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伦理; 权力异化; 权力主体异化; 权力本质异化; 权力活动异化;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5.04.024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与学术界普遍将权力异化视为权力的私人化或私有化不同,马克思从社会群体(主要是统治阶级)和个人相结合及社会制度和个人道德品质相结合的角度对此提出了全面的看法,认为权力异化是人的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权力发展到阶级社会时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控制、奴役人的异己力量的现象,它虽然与权力行使者的道德品质有关,但更与特定社会制度有关。就其表现而言,权力异化包含着权力主体异化、权力本质异化和权力活动异化三个层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4
  •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2002
  • [4]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 华夏出版社 , (美)莱斯利·里普森(LeslieLipson)著, 2001
  • [5] 人的条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 1999
  • [6] 现代政治分析[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达尔(Dahl, 1987
  • [7] 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N·,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