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馨 [1 ]
张敬悬 [2 ]
唐济生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医学院
[2]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应对方式; 对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从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筛查出30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相差±3岁)、同村1∶1配对选择303名正常人(对照组),全部患者用SCID-I-P进行诊断。研究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结果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的评分(P<0.01)。职业为农民/渔民者、受教育年限较低的或年龄较大的所有受试者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低(P<0.05)。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损害程度严重者或反复自杀未遂者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低(P<0.05),自杀意念强度高者,其消极应对维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积极应对能力相对正常人较差;受教育年限、年龄、自杀未遂次数、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可能是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积极应对能力的危险因素,自杀意念强度可能是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消极应对的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 [J].
唐记华 ;
王高华 ;
王晓萍 ;
白雪光 ;
翁深宏 ;
刘忠纯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8) :34-36
[2]   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特点研究 [J].
刘利 ;
尹周敏 ;
李素平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 (06) :346-347
[3]   个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社区女性抑郁发生的作用 [J].
吴劲东 ;
吴国丽 ;
刘学兵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7) :637-638+643
[4]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J].
蒋庆飞 ;
徐秋萍 ;
陈明敏 ;
胡美玉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07) :15-17
[5]   老年抑郁症与生活事件相关性的应对方式及护理措施 [J].
孟晖 .
吉林医学, 2009, 30 (12) :1100-1101
[6]   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J].
张敬悬 ;
卢传华 ;
唐济生 ;
邱慧敏 ;
刘兰芬 ;
王松波 ;
王爱祯 ;
张天亮 ;
费立鹏 ;
李献云 ;
张韶东 ;
江永华 ;
赵长英 ;
胡伯文 ;
曹学义 ;
张艳 ;
高春霓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3) :161-167+182
[7]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1994
[8]  
Defense mecha-nisms and suicide risk in major depression. Hovanesian S,Isakov L,Cervellione KL. Arch SuicideRes . 2009
[9]  
Validi-ty of the 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aire(GHQ-12)in detecting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Baksheev G N,Robinson J,Cosgrave E M,et al. Psychiatry Research . 2011
[10]  
Correlates ofcoping styles in psychotic illness—An extension study. Modestin J,Caveng I,Wehrli M V,et al. Psychiatry Research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