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层状节理岩体锚固效果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11
作者
康天合
郑铜镖
李焕群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2]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太原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层状节理岩体; 锚-梁-网锚固; 弹性模量; 锚固效果; 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8 [室内岩石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运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层状节理岩体非锚固与锚固模型的弹性模量E随岩体分层厚度h和块度a(岩块体积的立方根)的变化规律。试验的16个模型是层状和层状节理岩体非锚固与锚固模型各4个。得出的结论是:层状与层状节理岩体非锚固模型的E随h或 a 呈指数规律变化。层状与层状节理岩体,在第1加载循环时E随h或a呈对数规律变化;在循环加载时E随h或 a 呈线性规律变化。在非锚固条件下,岩体发生由表及里的层裂破坏,而锚固使层裂破坏得到了有效控制,模型破裂后仍具有良好的整体承载性能。岩体的h和a越小,锚固效果越好。高应力条件下对层状与层状节理岩体的锚固必须强调各锚固件的强度和锚杆的预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24 / 17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层状岩体剪切破坏面方向的影响因素 [J].
刘卡丁 ;
张玉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3) :335-339
[2]   层状岩体抗剪强度的方向性及剪切破坏面的确定 [J].
张玉军 ;
刘谊平 .
岩土力学, 2001, (03) :254-257
[3]   加锚层状岩体的本构模型 [J].
杨松林 ;
朱焕春 ;
刘祖德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4) :427-430
[4]   巷道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机理研究 [J].
侯朝炯 ;
勾攀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3) :342-345
[5]   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影响因素的FLAC分析 [J].
康红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5) :534-537
[6]   层状岩石顶板破坏机理数值模拟过程分析 [J].
林崇德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4) :24-28
[7]   加锚断续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J].
李术才 ;
朱维申 .
煤炭学报, 1997, (05) :44-48
[8]   开挖条件下节理围岩锚固效应的模型试验研 [J].
朱维申 ;
任伟中 ;
张玉军 ;
张勇慧 ;
永井哲夫 ;
孙建生 .
岩土力学, 1997, (01) :1-7
[9]   层状岩石节理状顶板依据楔块梁机理的设计 [J].
P.莫塔赫德 ;
J.Q.严 ;
张绪珍 .
国外金属矿山, 1996, (09) :14-21
[10]   加锚层状岩体的变形破坏过程与加固效果分析模型 [J].
杨延毅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4, (04) :3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