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率增长及来源:财政政策还是亩产技术

被引:5
作者
柴盈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率; DEA-M指数方法;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率; 亩产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6.11 [粮食作物];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3 ;
摘要
应用生产效率理论中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06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区的粮食生产数据,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率增长处于下降态势,剖析生产率的结构发现是由于技术进步率增长缓慢所致。通过回归分析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变量的面板数据发现,生产率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亩产技术的提高来拉动,而财政惠农政策因抑制了技术进步成为阻碍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干预政策今后应该侧重于亩产技术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财政农业支出与粮食增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普亮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1, 26 (06) :24-31
[2]   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 [J].
杨俊 ;
陈怡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6) :153-157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生产与食品保障 [J].
朱玲 .
经济学动态, 2010, (09) :7-14
[4]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 [J].
李谷成 .
经济评论, 2009, (01) :60-68
[5]   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J].
杨向阳 ;
赵蕾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2) :41-49
[7]   中国水稻生产效率的变动分析 [J].
周宏 ;
褚保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2)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