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的机理研究
被引:14
作者
:
姚渭清,陈树宝,周爱卿,王荣发,孙锟,黄美蓉,邓杏飞,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姚渭清,陈树宝,周爱卿,王荣发,孙锟,黄美蓉,邓杏飞,高伟
机构
: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来源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4年
/ 03期
关键词
:
心间隔缺损,室,心力衰竭,充血性,超声心动描记术;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725.411 [];
学科分类号
:
100202 ;
摘要
:
对23例室间隔缺损(VSD)伴心力衰竭(CHF)患儿,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收缩力及左室前、后负荷,结合血液动力学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浓度测定,并对其中12例患儿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探讨VSD合并CHF的机制。结果表明,VSD合并CHF患儿未见心肌收缩力降低。3例患儿有泵血功能减退,与后负荷增高有关。产生CHF的主要原因在于肺循环高压性充血;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也具有一定作用。卡托普利治疗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与研究,而洋地黄制剂不应常规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1+19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