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45
作者
狄江丽
赵更力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
关键词
产后抑郁; 血浆; 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状;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产后抑郁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它既包括发生在产后7天内的轻度的产后情绪低落或产后忧郁(postpartum/maternityblue),也包括产后2-6周出现的程度较重的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1968年Pitt首次提出产后抑郁症的概念,他描述产后抑郁症是分娩后不典型抑郁,属于神经症性抑郁,病程较产后忧郁长,出现较晚,但严重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变化的意义
    古航
    胡电
    洪新如
    毛洁
    崔英
    惠宁
    沙金燕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12) : 10 - 11
  • [2] 重视妊娠和产褥期精神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
    戴钟英
    蒋式时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12) : 4 - 6
  • [3] 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胡电
    古航
    熊英
    洪新如
    曹立萍
    侯庆香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05) : 321 - 322
  • [4] 产后抑郁症患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水平研究
    谌小卫
    杨越波
    范建辉
    尹玉竹
    侯红瑛
    [J].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4) : 274 -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