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地域类型分析

被引:13
作者
赵媛
郝丽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石油资源流动; 威弗组合指数法; 地域类型; 分异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是实现石油资源时空配置的过程,受区域石油资源丰度、石油经济发展水平、石油流动条件等多种要素的影响。根据各区域在石油资源空间流动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能可大体将石油资源流动空间划分为源地系统、汇地系统和源汇复合系统,文章针对不同的流动职能地域系统,运用威弗(W eaver)组合指数法,分析系统内影响各区域石油资源流动的主导要素组合关系,以此来划分各职能系统内部的地域类型,将源地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和资源-交通复合型两大地域类型,将汇地系统划分为经济主导型、资源依托型、交通带动型和非典型性经济拉动型四大地域类型,将源汇复合系统划分为资源主导型和经济主导型两大地域类型,进而分析了各类型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地域分异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20世纪末期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格局与流场特征 [J].
赵媛 ;
郝丽莎 .
地理研究, 2006, (05) :753-764
[2]   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J].
张耀光 ;
魏东岚 ;
王国力 ;
肇博 ;
宋欣茹 ;
王圣云 .
地理研究, 2005, (01) :46-56
[3]   中国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研究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宋玉 ;
张蓬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52-561+645
[4]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SOFM网络技术 [J].
李双成 ;
郑度 ;
张镱锂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50-756
[5]   中国县域资源组合结构的分类研究 [J].
杨友孝 ;
陈长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4) :437-443
[6]   东北区资源地域类型与区域成长模式 [J].
王荣成 .
经济地理, 1999, (01) :95-101
[7]   组合指数综合排序模型方法及其应用——山东省工业支柱产业的定量分析 [J].
王景利 ;
于海波 ;
冯新广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6, (08) :61-63
[8]   广州市人口变动地域类型特性研究 [J].
周春山,许学强 .
经济地理, 1996, (02) :25-31
[9]   中国工业战略产业系统发展研究 [J].
方创琳 .
地理科学, 1995, (02) :118-12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