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顶板破坏与突水实例研究

被引:19
作者
冯启言 [1 ]
周来 [1 ]
杨天鸿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顶板破坏; 顶板涌水;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4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济宁三号煤矿六采区3煤顶板的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模拟采动条件下顶板破裂的演化过程,并结合突水实例分析了顶板破坏与突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30 m时,顶板发生初次来压,此后每推进约22 m有1次周期来压,在开采140150 m时覆岩破裂高度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基本一致.六采区3个工作面出现20次涌水,一般在周期来压或每推进140150 m就产生顶板涌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表明工作面涌水与覆岩破坏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深井煤层开采“三带”高度与近距离煤层顶板水关系的研究 [J].
王元龙 .
山东煤炭科技, 2004, (01) :55-56
[2]   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移动与裂隙带残留煤体的回采 [J].
李建民 ;
温大维 ;
庞凤岭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3, (S1) :73-76
[3]   陷落柱影响采场围岩破坏和底板突水的数值模拟分析 [J].
尹尚先 ;
王尚旭 .
煤炭学报, 2003, (03) :264-269
[4]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用(RFPA2D)系统的细观单元本构关系及验证 [J].
朱万成 ;
唐春安 ;
杨天鸿 ;
梁正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1) :24-29
[5]   三维非均匀脆性材料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陈永强 ;
郑小平 ;
姚振汉 .
力学学报, 2002, (03) :351-361
[6]   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J].
许家林 ;
钱鸣高 .
中国矿业, 2001, (06) :56-58
[7]   二维格构模型在岩石类材料开裂模拟中的应用 [J].
杨强 ;
张浩 ;
吴荣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S1) :941-945
[8]   评价煤层顶板涌(突)水条件的“三图-双预测法” [J].
武强 ;
黄晓玲 ;
董东林 ;
殷作如 ;
李建民 ;
洪益清 ;
张厚军 .
煤炭学报, 2000, (01) :62-67
[9]   采动岩体的关键层理论研究新进展 [J].
缪协兴 ;
钱鸣高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0, (01) :25-29
[10]   裂隙状采场底板固流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 [J].
杨栋 ;
赵阳升 .
煤炭学报, 1998, (01)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