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他者”与他者的“我”:数字主体的建构和确认

被引:7
作者
徐强 [1 ]
单明娟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暨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
[2]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他者; 我; 数字主体; 主体性;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2.07.004
中图分类号
B016 [本体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数字主体是现实主体的数据化,它是技术主体,而非真实主体。相对于我来说,它是“我”的他者,相对于他者来说,它是“他者”的我。作为技术主体存在的数字主体不是一个独立主体,而是“伪主体”。数字主体是一个关系性建构,只有在与真实主体的交互关联性中,对数字主体的谈论才具有实在意义和价值,也才能真正厘清数字时代认识的自我关系和实践的自我关系,澄明数字世界认知主体和行为主体的本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图绘.[M].(美) 弗里德曼 (Friedman;S.S.) ; 著.译林出版社.2014,
[2]  
后形而上学思想.[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3]  
自我的根源.[M].(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