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1
作者
蒋国梁
吴兆苏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小麦; 显性雄性核不育; 轮回选择; 赤霉病; 抗病性; 基因库; 种质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Tal(ms2),通过多亲本聚合杂文和轮回选择建拓抗赤霉病基因库。通过表型轮回选择,可以使不同抗病基因重组积累,提高基因库中抗病基因和抗病基因型的频率,从而显著提高其抗赤霉病性。结合常规选育,可育成抗赤丰产的小麦新品种或抗赤性显著增强、农艺性状显著改进的新抗源。通过10多年的工作,已育成抗赤霉病丰产品系长江8809和 TFSL 037,高抗赤霉病的新种质 W14,高产品系长江9045、9046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轮回选择效果的初步研究 [J].
蒋国梁 ;
陈兆夏 ;
吴兆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2) :6-11
[2]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的建拓 [J].
吴兆苏 ;
沈秋泉 ;
陆维忠 ;
杨赞林 .
作物学报, 1984, (02) :73-80
[3]  
小麦育种学.[M].吴兆苏编著;.农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