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水平对北方超级稻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崔月峰
卢铁钢
孙国才
王俊茹
李大伟
李德全
李殿平
机构
[1]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氮肥; 超级稻; 物质生产; 氮素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和沈农265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群体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纯氮量210kg·hm-2相比,降低30%的氮素水平(147kg·hm-2)未造成铁粳7号和沈农265的产量显著下降,从抽穗期至成熟期两品种的叶、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对产量贡献率下降,而穗干物质增量呈现增加趋势,表明该氮素水平可以促进营养器官光合同化产物对生殖器官的直接供应能力;降低30%氮素水平下铁粳7号和沈农265的氮素分配比例都表现出穗部积累优势,氮素收获指数、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增高6.3%、15.8%、3.8%、25.4%和5.8%、25.2%、1.7%、23.2%,而总吸氮量、氮素回收率分别降低14.0%、11.1%和8.4%、9.7%。可见当地施氮素量偏高,在不明显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降低施氮量,可以提高氮素转化为经济产量的能力,避免水稻植株"奢侈"耗氮,有益于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率的协同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50 / 5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1992
[2]   关于太湖地区稻麦上氮肥的适宜用量 [J].
张绍林 ;
朱兆良 ;
徐银华 ;
陈荣业 ;
李阿荣 .
土壤, 1988, (01) :5-9+4
[3]   肥料投入水平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 [J].
张福锁 ;
马文奇 .
土壤与环境, 2000, (02) :154-157
[4]   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英文)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文忠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作物学报, 2001, (05) :665-672+681
[5]  
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mplications for high yielding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in the tropics. Sheehy J E, Dionora M J A, Mitchell P L, et al. 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8
[6]  
NOx and N2O emissions from soil. Williams EJ, Hutchinson GL, Fehsenfeld FC.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 1992
[7]  
Chlorophyll meter and leaf color chart-based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rice and wheat in northwestern India. Bijay S, Yadvinder Singh, Jagdish K, et al. Agronomy Journal . 2002
[8]  
作物群体质量. 凌启鸿.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9]  
Calibrating the leaf color chart for nitrogen managenlent indifferent genotypes of rice and wheat in a systems perspective. ARVIND K SHNKLA,JAGDISH K LADHA,SINGH VK,et a. Agronomy Journal . 2001
[10]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 [J].
唐启源 ;
邹应斌 ;
米湘成 ;
汪汉林 ;
周美兰 .
杂交水稻, 2003, (01)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