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媒体”与手机短信

被引:9
作者
付玉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关键词
第五媒体; 移动媒体; 手机短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伊拉克战争爆发、非典疫情蔓延,许多人出于及时获得信息和远距离交换声像的需要,普遍使用手机短信,并将数码摄像机(DV)与网络传播结合起来使用。从那时起,一个主要用来说明手机短信的新名词“第五媒体”便在我国迅速流传。从传播的角度看,手机短信拥有的独特的自身优势:跨越地域和电脑终端的限制,拥有声音和震动的提示,几乎做到了与新闻同步;接受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受众的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可以自主选择和发布信息,信息的及时互动或暂时延宕得以自主实现;使得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完满结合。但手机短信不过是第四媒体接收终端的移动化,手机短信并不完全具备第五类传媒的特征,也无法与前四媒体的地位相提并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J].
雷跃捷 ;
金梦玉 ;
吴风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1, (01) :97-101
[3]  
移动通信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孙青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