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农贷市场供求关系的重新解读——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被引:20
作者
张梓榆
温涛
王小华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户分化; 农贷市场; 供求关系; 重新解读;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8.04.005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研究发现:"新常态"下,普通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两类信贷需求不足;创业型农户各类资本较高而容易获得两类信贷青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等原因难以获得正规信贷;正规信贷供给的收入导向特征明显,非正规信贷更能贴近并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信息对称等变量对信贷供求两端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农贷市场应有机整合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比较优势,并大力推进普惠信贷体系建设,优化供给侧结构;同时,农贷市场应主动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的动态演变,特别应深化农村产权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改革,加强农村领域的金融知识普及,进而实现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助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农地转出、信贷可得性与农户融资模式的正规化 [J].
米运生 ;
曾泽莹 ;
高亚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 (05) :36-45+110
[2]   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 [J].
温涛 ;
朱炯 ;
王小华 .
经济研究, 2016, 51 (02) :111-125
[3]   农户信贷市场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替代还是互补? [J].
刘西川 ;
杨奇明 ;
陈立辉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45-158+188
[4]   匹配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借贷匹配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张兵 ;
刘丹 ;
李祎雯 .
经济科学, 2014, (04) :93-105
[6]   农户信贷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11省(区)1664户农户的调查 [J].
徐璋勇 ;
杨贺 .
中国软科学, 2014, (03) :45-56
[7]   利率浮动政策、差别定价策略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 [J].
马九杰 ;
吴本健 .
金融研究, 2012, (04) :155-168
[8]   信息、借贷交易成本与借贷匹配——来自农村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 [J].
胡士华 ;
卢满生 .
金融研究, 2011, (10) :100-111
[9]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与成长发育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甘肃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J].
马丁丑 ;
刘发跃 ;
杨林娟 ;
王文略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7) :34-41
[10]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J].
张龙耀 ;
江春 .
金融研究, 2011, (07) :9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