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析——以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为例

被引:18
作者
曾刚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区域发展模式; 指标体系;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4.01.00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文明是由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管理科学五个结构性基本要素构成的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耦合的地域系统,即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的一种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文本较为系统地评述了人地关系论、复合生态系统论、生态区域论三个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理论以及"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足迹、指标体系三种分析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分析方法,并以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为例,根据崇明生态岛发展历程及其建设成效,提出了崇明应该在自然生态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其产业核心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 [J].
曾刚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 (05) :33-43
[2]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 [J].
卓越 ;
赵蕾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3) :106-111
[3]   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 [J].
徐春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04) :101-104
[4]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2, (02) :135-145
[5]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J].
Odum, HT ;
Odum, B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3, 20 (05) :33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