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飞机播云的微物理效应分析

被引:23
作者
周德平
宫福久
高建春
王吉宏
李子华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 北京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沈阳
[4] 沈阳
[5] 北京
关键词
人工催化; 层状云; 微物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 1995年 6月 2 9日对辽宁省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飞机探测资料 ,对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前后各高度层云的含水量、云雨滴数密度、谱型等微物理参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作业云层 (高度 :4 .0~ 5 .5km ,温度 : 4 .5~ 13.8℃ )的云水含量约为 0 .0 2~ 0 .0 3g/m3,是整个云体中最大的 ,但冰雪晶相对较少 ,特别是 5km以上云层 ,冰晶粒子只有 10 0 0~ 2 0 0 0m 3,因此对这一云层作业是适宜的。作业后在作业高度层产生了大量冰晶 ,由于冰晶和过冷云滴同时存在 ,导致小云滴的数密度由 34.38cm 3减少到 8.97cm 3,过冷液态含水量由 0 .0 15 g/m3减少到 0 .0 0 5 g/m3;大云滴和冰雪晶的数密度由 6 18m 3增加为 2 2 6 7m 3、含水量由 0 .10 g/m3增加为 0 .17g/m3;各高度层的云粒子谱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个实例验证了实施碘化银催化对作业云的微物理结构产生了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气象局“八五”期间气象科学基金研究论文汇编.[M].中国气象局科技教育司编;.气象出版社.1997,
[2]  
云雨物理论文集.[M].汪学林;金德镇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一次北上台风降水微结构演变特征 [J].
宫福久 ;
李子华 ;
陈宝君 ;
李艳伟 .
气象科学, 1997, (04) :335-343
[4]   三类降水云雨滴谱特征研究 [J].
宫福久 ;
刘吉成 ;
李子华 .
大气科学, 1997, (05)